
何永慶
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理事、中華人類自救協會理事長、自然醫學文摘雜誌社社長、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秘書長、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執行長、香港體內環保健康促進學會會長
2020年3月1日 於臺北無為齋
昔日,梁啓超根據明末思想家顧炎武的一段話,概括出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台灣忠信高級工商學校高震東校長更有震撼國人演說「國家興亡,我的責任」。是故,面對時下全球性的疫情,如何做到「未病先防 ,已病防變,已變防漸」,应該是每位國人的責任……
- 病毐(Virus)等微生物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它們比人類早存在於地球,它們雖然微小(10~200nm不等),生命力很脆弱而不能獨立生存,但數量龐大,且增殖快速,並有隨機應變重組(reassortment) 突變(mutation)的本能,人類若不尊重大自然,忽視萬物共生之道;加上不自愛自強,可能永遠玩不過它們。(詳見拙文「別讓流感病毒“愛”上您」www.cnmd.info/copy-of-n6-11)
- 病毒之所以讓人致病,大多數是人的自癒力(Medicatrix)孱弱及惶恐所致,誠如中醫所言「正氣先衰,而後邪客之」,「邪毒盛,正氣衰」。
- 從以上二者可看出兩點關鍵:
(1)若醫學只側重在病毒(外因)的研究、對抗等,而忽略提升、捍衛自身與生俱來 的自癒力(內因),並在「抗疫」過程中,常使用的激素(cortcosteroids)、抗病毒藥(Ribavirin、 Remdesivi ……)等等,其所產生的毒副作用,又大幅損傷了人體自癒力,必然在「抗疫」的〝戰役〞中,傷亡慘重、代價巨大而不堪負荷,後患無窮。
(2)正如中醫所言「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也就是說, 誠如今天中國國力、軍事力量都強大起來了,試問還有哪個國家敢輕易侵入中國?就算來犯,也「固若金湯」,何患之有。然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或惶恐慌乱者,往往就是被感染流感病毒的基礎內因。以中醫而言:也就是「濕」(寒濕、濕熱、痰濕)和「瘀」(血濁),而我們善用了「甦生123方」有效無傷地奠定了不被病毒「愛」上的基礎。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 怎麼辦:
(1)疫情一天不過去,一天都須做好隔離等防疫措施有其必要。
(2)真正瞭解邪(病毒)不勝正(自癒力)的內涵,自然可淡定不惶恐。進而飲食作息正常,自然奠定「未病先防」的底氣。
(3)若不慎有發熱等症狀出現,宜先清空腸道(肺與大腸相表裡之故),再大量飲用檸檬溫水,曬太陽接受最自然的熱能量療法,或有氧運動出點汗,或體質寒濕者,喝靈芝熱薑湯, 有「三高」者,早餐以「123方」(銀耳10g枸杞子20g茯苓30g麥冬等隨症加減)滲濕益腎、活血化瘀、養陰生津、潤肺清熱;純素食等等,做到「已病防變」。
(4)若被確診是新型病毒(2019-nCoV)感染,宜以中醫辨證治療為主,西醫診療為輔。或使用夠量的「靈芝加蜂膠」,必然可「已變防漸」而大病化小,小病化了,而且鮮少後遺症。
(5)相信本次疫情的洗禮,會使更多國人認識中醫和自然醫學,瞭解何為「三分治,七分養」「生命之樹」的內涵(圖一)。
- 或許本次疫情是大自然再次警示全人類必須真正懂得尊重自然、瞭解自然、善用自然、保護自然。並掲示醫道改革迫在眉捷:依古不泥古,研今不執今;人文為本,科技為用。(詳見「中華自然醫學宣言與公報」https://aanmc.info/who-we-are/comunique/)
- 本次疫情主要是以寒濕為基礎,當氣候入夏,轉暖轉熱時,應該就是本次疫情真正的「拐點」。但不表示該病毒消聲匿跡……。希望人類熬過了痛苦,獲得了教訓和經驗,更懂得萬物共生的自然之道,則可趨吉避凶,長治久安。
天佑中華!天佑蒼生!
以上淺識,僅供大家參酌,並祈不吝指教。
註:
自古良相治國,
良醫治病。
簡言之:
治國治病道理相通,
西醫類似
刑法
中醫類似
民法或部分教育
自然醫學類似
教育
是故,
教育為主,
民法次之,
刑法乃不得已,更次之;
三者各有定位,
不宜錯位!
不過教育可含蓋整個生命過程
—
何永慶
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理事
中華人類自救協會理事長
自然醫學文摘雜誌社社長
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秘書長
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執行長
香港體內環保健康促進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