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醫減藥與大健康(2/3)

何永慶照片

何永慶

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理事、中華人類自救協會理事長、自然醫學文摘雜誌社社長、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秘書長、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執行長、香港體內環保健康促進學會會長

二、怎麼辦?
1.各類醫學、療法各有定位及其價值,應各安其位(如生命之樹):

注:自古良相治國,良醫治病。簡言之:治國治病道理相通。
(1)西醫類似治理社會的〝刑法〞。
(2)中醫類似治理社會的〝民法〞與部分〝教育〞。
(3)自然醫學類似治理社會的〝教育〞。
是故,治理社會教育為主,民法次之,刑法乃不得已,更次之;
三者各有定位,不宜錯位!不過教育可含蓋整個生命過程。
同理,治病與治理社會的概念並無兩樣。

2,三分治
對內源性疾病(慢性病)而言,西藥只是用來在不得已時控制病的症狀,千萬別把以西藥控制治疾病的症狀當成唯一治療手段,否則終身服藥而後患無窮。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5》顯示,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經逾2.9億人,而且毎五個成年人就有一位罹患心血管疾病。不論在農村和城市,心腦血管疾病占居民死亡構成比都超過40%;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目前,中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370萬人,平均每天有近10136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每小時死亡約422.3人,平均毎分死亡約7人,也就等於毎約毎不到9秒鐘就有一個人因心血管疾病而倒下,足見除了癌症外,僅只是心腦血管慢性病的防治又是一個挙國上下不可忽視的嚴重問題。 然而,根據中國國家衛計委發佈《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成年人發病率是25.2%,每四個人中有一個高血壓患者;根據不同資料統計,我國高血壓成年人患者發病人數為2.6億~3.3億人,高血壓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疾病〞。全世界逾十億,專家預估全球到2025年將達15.6億。而一般認為,高血壓又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主因之一,所以一但被醫生判定是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通常就被建議吃藥控制,而且往往要吃一輩子。但是我們有曾去思考〝高血壓〞只是身體缺氧的求助訊號,而非病因……雖然,現代西方醫藥能有效控制「五高」(高血壓、髙血脂、髙膽固醇、髙血糖、髙尿酸、)和各種慢性病;如心腦血管問題亦可通過現代精湛的外科手術放支架(Vascular stent)、搭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但是,完全沒有改善血液、血管的品質。所以,凡內源性疾病,應以能有效而無傷的中醫、自然療法治本才是真正的三分治。

3. 七分養
生命現象是物質、能量、資訊在一定時空中,有序的多層次的動態和合展現。資訊以物質、能量做載體,調控整合物質、能量。三者並存互動轉化而不可分割,但三者相互不可替代。而生命的本質特徵,是自我生成、自我複製、自我更新、自我調節、自我療愈、自我適應的高度有序的有機活體。因此,對大多數疾病,生命體本身都能自愈【注3】。所以,只要我們善用自然無傷的理、法、方、藥、食等,幫助生命這「六個自我」一臂之力(扶正),同的排除機體內有形無形的毒素(祛邪),所有內源性疾病有機會逆轉至痊癒。
中華傳統文化信奉「尊道貴德」、「天人原一」,群經之首的易經是中華自然醫學的哲學源頭,自古傳統有識之士皆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自我期許,以及對普通百姓的「不懂醫不足以言孝」的要求,彰顯著醫療教育與日常生活實踐之高度融合。在資訊社會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快速進入老齡社會的今天,除了急診和大型流行性傳染病的防控,每個家庭需要肩負起「人人醫學」(健康靠自己)的職責,瞭解自家的廚房即是自家的「初級藥房」,自家的洗手間(廁所)即是自家的「初級醫檢室」,自家的臥室即是自家的「保健室」,自家的客庁即是自家的「健康道場」。這才是應對廣大地區老齡化、內源性疾病年輕化,醫療費用不斷攀升之正途。故我們提出養生防病主張:

3.1. 結合東、西方醫學智慧,善用自然療法促進全人類的健康,改變醫院、
醫生們的收入是架構世人的持讀健康之上,而非世人持續病痛之上。
3.2. 力求有效,更求無傷害(First, do no harm)
3.3. 取法自然。人文為本,科技(科學)為用
3.4. 以科普教育告訴大眾,對大多數疾病,生命體本身都能自我療愈,內
源性疾病是否能治癒,三分靠醫生,七分靠自己(三分治,七分養)。
如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是健
康的四大基石
3.5. 身體力行「三六八健康促進系統工程」(七分養)

三流迴圈(生命三元合一):
物質流、能量流、資訊流。
六通(歩驟順序);
1、觀念通  2、二便通  3、經絡通
4、膽管通  5、氣血通  6、汗腺通
八換(方法):
1.換成正面思路 2.換成好心情
3.換成好習慣 4.換成合理飲食
5.換成好水 6.換成好的內環境
7.換成適合的保健品 8.換成適度的運動

待續…

何永慶
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理事
中華人類自救協會理事長
自然醫學文摘雜誌社社長
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秘書長
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執行長
香港體內環保健康促進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