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永慶
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理事、中華人類自救協會理事長、自然醫學文摘雜誌社社長、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秘書長、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執行長、香港體內環保健康促進學會會長
4. 醫者守則【注3】:
4.1. 能養不醫(孫思邈:醫者期無醫。林佳穀:醫院無病房。)
4.2. 能中不西(中醫與自然醫學為「順治」,西醫為「逆治」,善治治本,暴治治標之故。)
4.3. 能內不外(外科手術不能切除根本病因之故)
4.4. 能食不藥(You are what you eat。孫思邈《千金方》中第二十六卷為「食治」專篇強調以食治病,認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
4.5. 能簡不繁(智者,化繁為簡;愚者,化簡為繁。故中醫抓主證。)
4.6. 能小不大(能在家調理好,就不必看醫生;能在小診所看好,就不到大醫院就診。)
4.7. 能省不奢(醫者當有慈悲心,智慧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儘量讓患者少花錢。)
4.8.《禮記·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誠意,指意必真誠而不自欺。認為只要意真誠、心純正,自我道德完善,就能實現家齊、國治、天下平的道德理想。同理,凡醫從事健康產業者 能在也能依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自己應先健康起來,以示自己推行的方法有效無傷。如本會主席馬永華教授年逾八十,無病無痛,不吃西藥,每天教學不懨,誨人不倦,以中醫藥配合自然療法活無數。自喻自己只是80後,可學可做的事尚多(圖一)。容後學也不揣淺漏,示範獻醜於後(圖二圖三)。
5. 大健康與自然醫學應克服的困難
雖然,自然醫學的理、法、方、藥、食等,不乏合乎「適應原」的要件(無毒廣效、正常),其「論之有據,言之有物,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特性,在促進人類健康的同時,往往就把疾病的因素化解或排除。但,問題是:
5.1「言之有物,論之有據」的學術理論及教育體系是否已建構完成?
5.2 必須從學理上將東方自然醫學的醫、藥、療、療效等內涵及其定義,與西方主流對抗療法的醫、藥、療、療效等內涵及其定義之不同,說清楚,講明白,二者理應「道並行不相擾,萬物並育不相害」而有所互補。【注2】
5.3.「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藥、食等是否用之得宜,及相關實務,從業者是否真的專業和表裏如一,言行一致?視病如親,視病如師?相關管理機構是否健全及管理得宜?
5.4 相關法規是否已確立?法規又如何擬定?執法是否公正?
5.5 社會大眾是否已真正有選擇醫療的智慧與健康的生活常識?
5.6 其他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健康不分種族、不別國界、不比貧富尊卑;健康是全人類價值的最大公約數,也是基本的人權和個人責任。以中華文化為基礎,融合世界各地區的自然療法醫學,化繁為簡,並將之系統化,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吻合的生活實踐。經累積多年的研究、實踐,我們認為有了清晰的學術思路 就可通過「三六八健康促進系統工程」的實踐,做好「體內環保」才是解決內源性疾病的關鍵,使之放諸四海皆准,造福全人類。
為建立一套完整的中華自然醫學專業教學體系,結合歐美的自然醫學,在亞洲先從有系統的教育開始,逐步完成立法、考試、認證。或許,此專業培育,讓中華自然醫學有更完善的學術依據及合法地位與自主,必造福中華,造福全人類。
以上淺見謹供大家卓參,挂一漏萬之處,尚祈大家不吝指教是幸。
【注1】
1、對抗醫學「視病為敵,除之而後快」,消除病果。
2、中華自然醫學「視病如親,視病如師」, 斷除病源,消除病因,化解病機。與西醫二者本質上和方法上大不相同,可互補,不宜混淆。因此,此〝療“非 彼〝療〞詳見網址:http://www.aanmc.info此療非彼療。
【注2】還原論或還原主義(Reductionism,又譯化約論):是一種哲學思想,其認為複雜的系統、事務、現象,可以通過將其分解,以作理解和描述。又主張把高級運動形式,還原成低級運動形式,它認為現實生活中的每一種現象,都可看成更低級、更基本的現象的組合體,也可以用低級運動的形式規律,代替高級運動形式的規律。最突出的表現是認為生物學其實是一些化學和物理運動的組合體,其缺點是容易以偏概全。西方醫學即是在還原論體系下建立起來的。
【注3】摘自 2012.04.18「中華自然醫學宣言及中華自然醫學公報」
我們曾於2012年4月17~19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玻舉辦的首屆「世界中華自然醫學高峰論壇」主題為:「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及調理」及連署發表了「中華自然醫學宣言及中華自然醫學公報」詳見www.aanmc.info
(完)
—
何永慶
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理事
中華人類自救協會理事長
自然醫學文摘雜誌社社長
中華自然醫學教育學會秘書長
美國自然醫學研究院執行長
香港體內環保健康促進學會會長